close

 

我這邊不太適合使用太陽能發電,因為下午3-4點太陽就有很大的

機會被雲擋住,4-5點就被山擋住了.

 

我這邊也不太適合使用風力發電,因為3面環山,風都不會太大.

風大的地方在烏石鼻,石雨傘,三仙台,就是海邊突出去的夾角,

 

但是不適合使用並不代表不能使用,就是以投資賺錢的角度來看,

賺錢賺不過其他區域,發電好的區域(台南,高雄,屏東)6-7年就有機會

回本,發電不好的區域(台北,宜蘭,花蓮)電費有加成收購.

我這邊是台東,但是太靠近花蓮了,所以大概需要12-13年才有機會

回本,賺不到錢,但有機會回本.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這邊太陽不大,風不大,不適合發電,但很適合

居住,講實在話台灣的海邊要有像我這邊的氣候,地形很難找到,

有景觀,風不太大,太陽也不太大,也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

缺點就是優點,優點就是缺點,就只在於觀點的不同而已.

 

太陽能面板使用20年大約會縮減20%的發電量,也就是說20年後

還是能使用,就是發電量變少而已,把他的使用壽命算長一點,感覺

會好一點,不過變電器使用壽命大約只有大約5-7年.

 

另外一個想法,20年後或30年後太陽能面板不行了,我只要更換

太陽能面板,鋼構結構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我一定要安裝熱浸度鋅

的H型鋼.

 

太陽能發電算是微利,所以我也不打算保險,貸款,面對颱風做的

紮實一點比較實在.

1.jpg

在投資之前,先用照度計觀察一下,看網路上面說要到達1200左右,

才能達到滿發電量,我這邊7,8,9月測出來都在700多,依照比率來看,

最大只有6成左右發電量.

不過安裝後實際上觀察太陽能板的瞬間功率最大有到18.05kw,

滿載是19.53kw.

 

以下是安裝過程.

2.jpg

這要叫吊車來安裝,這吊車是台東最大的吊車了.

4.jpg

9月17日 下午12點27分

首先要把H型鋼吊到屋頂.

5.jpg

再來是植筋,一根柱植6根筋.

6.jpg

當你看到都是6根筋,不見得是好事,除非他運氣很好,不然一定會

打到鋼筋,打到鋼筋就要多打一隻,當然也可以假裝沒打到鋼筋,

反正沒人看到,切短一點就好了.

7.jpg

吊車要多加尾桿,不然不夠長,當然了那個要另外加錢.

8.jpg

運氣不錯,加了尾桿夠長,不然更大台的吊車要從花蓮或高雄過來.

9.jpg

路中間那個就是太陽能板.

10.jpg

吊車荷重45/4公噸.

12.jpg

這一根是打接地線.

13.jpg

他運氣不好,打到地下大約50公分打中水管,能怎麼辦?整個挖開,

水管重接,人生就是比運氣,運氣好沒事,運氣不好就多花半天的時間吧.

14.jpg

這是從電表接到台電的電線,使用30平方XLPE導線,我看他接這個線

大概也接了半天,越粗的線越不好接.

這個部分會計算線路損失.

線路損失率(%)=2*[(PV裝置容量/電壓)^2*RL]/PV裝置容量

              =2*[(19.53/0.22)^2]*0.7209*0.005]/19530

              =0.2909%

所以所有的發電量還要再扣除線路損失,5公尺的線路損失率就高達

0.3%,這樣算蠻多的.

你家離台電的發電廠有多遠,會造成多少線損,雖然有轉換成高壓,

但是線損還依然存在,電壓轉換損失依然存在,只是這部分的損失

算台電的.但這也是太陽能這種微型電廠的優點,當地發電,當地使用.

15.jpg

屋頂支架主樑的部分已經完成.

16.jpg

9月18日 上午11點23分

這時候才把太陽能板吊上來.

17.jpg

9月18日 下午3點35分

開始安裝橫向支架,還有太陽能板.

18.jpg

9月18日 下午6點20分

已經安裝好大部分的太陽能板了

19.jpg

9月19日 下午12點55分

太陽能板的部分安裝完成了.

20.jpg

這是逆變器,把太陽能轉成交流電220v的電壓,

3臺5kw,1臺3.3kw.

另外只要台電停電或跳電,他就會立刻停止電源輸出,直到恢復電力

300秒後才會供電.

21.jpg

9月19日 下午5點47分

使用高強度水泥把基座固定起來.

22.jpg

最後當然是安裝完成了.

這一間廠商還算不錯,施工安全,環境維護,工程細膩度,都還不錯,

這應該算我運氣好.

 

我安裝19.53kw.這一邊屋頂面積90.66平方公尺,太陽能板面積

102.4934平方公尺.(好像法規允許牆中心線1公尺以內,當然不能

越界).

 

其實如果法規允許,我會想要做到40kw或是更大.

另外安裝太陽能板,你要注意最低點,最高點不會出問題,4.5米

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但是低點假設是3米,那是指低點的最高處,

還要再扣掉面板厚度,橫樑厚度,H型鋼厚度,那可能只剩下260多

公分.

最好的方位是朝正南,傾斜10-20度左右,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

都會影響到發電量,這個要事先想好,觀察好.(就像我下午3點就

沒太陽了,我朝東邊傾斜一點,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我還是覺得,簽約前就要把一切都談好,比較妥當.

簽約了,付了30%的款,這時候大概什麼都不用談了吧,不過廠商

會回你,等過了台電這一關,談才有意義,台電沒過,一切都是白談.

 

 

 

以下是報價

太陽能板跟轉換器 599,752

交流電箱 49,366

直流電箱128,040

土木及配線 539,890

 

市電並聯申請 20,000

能源局申請 10,000

縣政府申請10,000

結構技師簽證 25,000

稅金 69,120

總共加起來大約145左右.

光是申請費,稅金,簽證就要13萬4千元,真的是要用愛來發電.

 

去年從安裝完成到年底2.09kwh/kwp/day

今年到目前為止1.85 kwh/kwp/day,不過夏天會好一點.

已經發了5254度電,大約是可以提供4-5個家庭的平均用電,換言之,

只要5戶家庭,有一戶安裝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yea 的頭像
    hoyea

    宜人海灣 遇見~ 山與海

    hoy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